基本解释
辞令 cílìng
[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辞典解释
辞令 cí lìng ㄘˊ ㄌㄧㄥˋ
应对的言语。《礼记.冠义》:「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也作「词令」。
近义词
谈锋,口才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辞字的详细解释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字的详细解释
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他生性寡言,不善辞令,可一旦敞开语言的闸门,就有股撞倒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发起脾气来,一句话能把人砸个跟头。
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
要善于辞令,但力戒空话。
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他善于辞令,口若悬河,真是当外交官的好人才。
参议员善于辞令,讲起话来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来个人默不作声,聚精会神地听着。
他虽然不是外交官,却能熟练地使用外交辞令.
她善于辞令而且古道热肠,即便对人直言不讳,也看得出是在关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