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芨芨草的读音 芨芨草的意思 |
释义 |
芨芨草 (禾本科植物)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 Nevski )禾本科、芨芨草属植株具粗而坚韧外被砂套的须根。秆直立,坚硬,内具白色的髓,形成大的密丛,节多聚于基部,具2至3节,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黄褐色叶鞘。叶鞘无毛,具膜质边缘;叶舌三角形或尖披针形,叶片纵卷,质坚韧,上面脉纹凸起,微粗糙,下面光滑无毛。开花时呈金字塔形开展,主轴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细弱,平展或斜向上升,芒自外稃齿间伸出,直立或微弯,粗糙,不扭转,生于微碱性的草滩及砂土山坡上,海拔900-4500米。 产中国西北、东北各省及内蒙古、山西、河北。生于微碱性的草滩及砂土山坡上。蒙古、苏联也有分布。该种植物在早春幼嫩时,为牲畜良好的饲料;其秆叶坚韧,长而光滑,为极有用之纤维植物,供造纸及人造丝,又可编织筐、草帘、扫帚等;叶浸水后,韧性极大,可做草绳;又可改良碱地,保护渠道及保持水土。 (概述图片来源:)
“芨芨草”的读音
“芨芨草”的意思
|
随便看 |
|
国文网汉语词典提供日常词语大全、包括词语的拼音读音、解释含义、出处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其它信息,还提供全方位的词语查询功能,例如:查解释、查拼音、查相关词、查近义词、查反义词、查组词以及词语造句等,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