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乙酉 yǐyǒu
(1) [the lunar year Yiyou]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
是岁乙酉五月。
【乙】:1.天干的第二位。见〖干支〗。2.(Yǐ)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7”。见〖工尺〗。4.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ㄥ”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古书没有标点,到一段终了而下无空格时,有时也画个“ㄥ”形记号,表示第二行起是另一段。
乙字的详细解释
【酉】:1.地支的第十位。2.酉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七点到十九点。
酉字的详细解释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的闰五月乙酉日,已逾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终于驾崩。
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庭坚有《书萍乡县厅壁》记其事,文末记到萍乡为四月乙酉,去以是月之己亥,那么他在萍乡逗留历时半月。
乾隆乙酉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
大宋崇宁四年,三月初九夜,岁在乙酉,有彗星自东而落,其大如斗,焰炽苍穹,势如裂天,越相州城,直入洹水而没。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乙酉,诏以阴阳失时,雷雪交作,令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馆职,各具时政阙失以闻。
乙酉,先是江宁疑狱,命麟书、薛允升往勘之。
太始四年十月乙酉朔甲辰,丞相以请诏逮捕大逆无道故豫章县丞沈武,移郡太守,郡太守遣吏逐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