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家塾 jiāshú
[family school] 旧时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
辞典解释
家塾 jiā shú ㄐㄧㄚ ㄕㄨˊ
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闾,于闾巷设塾,作为教授子弟之所。
语本《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在家中延师教授子弟的场所。
《红楼梦.第一三回》:「我们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家字的详细解释
【塾】: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私塾。塾师。见〖私塾〗。
塾字的详细解释
,为此“欲别建家塾一区,俾子弟肄业其中”,但终“以年高不及为,赍志以殁。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
贞健家塾和耀唐书室隔巷相望。
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此外宋还有大量的家塾、舍馆、书会等学习场所。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如今已经读了两年家塾的他,对堂上那对老少所讲述的一些内容,也能似懂非懂地听上一些了。
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其情形与当时社会上设家塾聘请塾师的情况完全相同。
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