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蒲松龄 Pú Sōnglíng
[Pu Songling] (1640—1715) 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家境贫寒,熟悉民间疾苦,留意采集民间传说异闻,呕心沥血数十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等形式,批判社会、政治
辞典解释
蒲松龄 pú sōng líng ㄆㄨˊ ㄙㄨㄥ ㄌㄧㄥˊ
人名。(西元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等,诗文称《聊斋集》。
【蒲】:香蒲,俗称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或池沼内。根状茎横生,花穗形状像蜡烛。叶片供编织,根状茎可提取淀粉。
蒲字的详细解释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松字的详细解释
【龄】:1.岁数:年龄。学龄。高龄。2.泛指年数:工龄。党龄。军龄。舰龄。炉龄。3.某些生物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如昆虫的幼虫第一次蜕皮前叫一龄虫,水稻长到七个叶叫七叶龄。
龄字的详细解释
王鹿瞻是蒲松龄的郢中社友之一,在蒲松龄交游人物中占有较特殊的位置。
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蒲松龄对悍妻妒妇的描写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其中传递出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蒲长春,蒲松龄的第十二代世孙,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蒲家庄,这里有1400多口人,其中85%的蒲姓人家都是蒲松龄的后代。
蒲松龄的这种耿直性格,决定了他对待好友王鹿瞻纵妻虐父的态度和言行。
,竣工之日,特设宴请名士蒲松龄题写匾额楹联。
蒲松龄年轻时曾对过一次错联,他从此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更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让聆听的蒲松龄和李明山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整个房间在二人的配合下,进入了一种人间仙境,鸾歌凤舞让欣赏的两人耳目无暇。
生鱼脍变虫子,与蒲松龄小说中“土化兔”相映成趣,但作为史料,就是胡说八道。
话说蒲松龄19岁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在当地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