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无已 wúyǐ
(1) [ceaseless]∶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have to]∶不得已
辞典解释
无已 wú yǐ ㄨˊ ㄧˇ
无止、无尽。
《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司谳者苛责无已,不亦冤乎!」
不得已。
《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西游记.第六四回》:「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无字的详细解释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以”。
已字的详细解释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在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诛求无已,因而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
葛朗台对金钱的占有欲有增无已。
封建官府对百姓的榨取真是诛求无已。
当今社会诛求无已的社会风气已渐渐散去。
这一地区的入室盗窃案件似有增无已.
转化淀粉2250卡路里.无已知的毒负作用或腹胀现象.
为非作歹现象有增无已,这是对我们的社会及其价值观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