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辞典解释
伏腊 fú là ㄈㄨˊ ㄌㄚˋ
夏之伏日及冬之腊日,为秦汉时令名。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
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
伏祠腊祭,或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文选.潘岳.闲居赋》:「牧羊酤酪,以供伏腊之费。」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伏字的详细解释
【腊】:[là]1.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2.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鸡、鸭等):腊肉。腊鱼。腊味。3.姓。[xī]干肉。
腊字的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