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宿食造句 |
造句例句 | “宿食”的解释宿食[sù shí] 宿食 宿食,是汉语词汇,出自《易林·观之豫》,解释为夜餐。 用“宿食”造句 第1组
1、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 2、四百四种病,宿食为根本,凡当得病,先宜减食。 3、《海药本草》指出它可“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 4、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5、杨柳枝此等齿木,可以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能名目;润泽喉咙;唇无皱裂;增益声气;食不爽味。 6、春节旅游,贴士随从;选择路线,切忌从众;探亲高峰,宿食并重;海南旅游,戴好墨镜;新疆出游,预防温差;出门在外,衣备齐全;最后一点,注意安全。 7、胃不和“系指胃肠阴阳失和之意,是胃肠病变的代称,亦非单纯指宿食水饮痰浊停留胃脘之证。”。 8、陛下中虚心痛,汗出肌麻,大便内结,小便红,大便带血,宿食留滞,烦懑虚寒相持。 9、“椒目入药,除风顺气、明目生发、散寒除湿、解郁积、消宿食、杀蛔虫、去寒痹。 10、现在,本府宣判,高球脊杖二十,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
随便看 |
国文网组词造句大全提供常用词语及成语的造句例句及其拼音、意思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