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公廨造句 |
造句例句 | “公廨”的解释公廨[gōng xiè] 公廨 公廨,意思是官员办公的场所。上海会审公廨((简称“sahcp”)),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上海高等民事法院。位于今闸北区浙江北路七浦路口(今为上海医疗器械九厂的所在地),本来建有三幢姐妹楼。但是,关押犯人的“西红楼”和作为办公楼的“东红楼”均已被拆除。红楼北面还有一座灰色的砖混结构五层建筑。那是建成于1929年的“国民政府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地方法院”。 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 乾隆己卯(二十四年,1759),知县冯兆麟因旧义仓地为公廨,凡四楹,左右庑各三间。清 光绪《汾阳县志·艺文》 用“公廨”造句 第1组
1、 不仅如此,还新见赐田地子、公廨地子等官田地子。 2、 关絅之任公共公廨会审官前后十余年,与驻沪领事团和公共租界工部局斡旋,为挽回国家主权而不懈努力。 3、 会审公廨不自觉地承担着“创造法律”或者“发现法律”的功能,以解决20世纪初上海的新型经济贸易纠纷。 4、 抓住常州知府施观民“私创书院,赃私狼籍”的把柄,下达政令,不仅把施观民私创的书院捣毁,而且宣布各地私创书院一律改为公廨。 5、 据中评社报道,一年一度的“小林平埔夜祭”8日晚间在甲仙平埔文化园区小林公廨举行,高雄市长陈菊出席祭拜太祖与族人同乐。 6、 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 |
随便看 |
国文网组词造句大全提供常用词语及成语的造句例句及其拼音、意思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