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江左造句 |
造句例句 | “江左”的解释江左[jiāng zuǒ] 江左 (中国古代地域名称)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大致范围包括今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 2015年这一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名词随着影视剧琅琊榜热播而重回人们视线。此地域概念盛行于唐以前,尤其是魏晋时期,江左也是以金陵(今南京)为首都的六朝时代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人文昌盛,物阜民丰。 用“江左”造句 第1组
1、 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2、 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3、 究其原因,杨素如此,主要出于对江左文化的钦羡,其文风显然受到了南人的影响。 4、 直到东晋以后,由于江左偏安的局势与玄、佛思想的熏陶以及江南明秀山水对士人精神的慰藉与刺激,才促使山水游记的全面兴起。 5、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 6、 金沙江巧家段河谷广泛发育厚层黄土状堆积,尤以金沙江左岸宁南县华弹一带最为发育。 7、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海宴 8、 江左风景不殊,然南迁士人心怀中原。 9、 逮于江左,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告之事。 10、 江左风气虽然主家与部曲天壤之隔,却多以礼待之,很少如此动辄打骂跪拜的。 11、 金陵三大青楼杨柳心、妙音坊、红袖招,妙音坊属于江左盟的势力,最大头牌宫羽就是梅长苏的人。 12、 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 13、 梅长苏的江左盟在江湖朝野都建立有自己的情报网,即使他自己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事,之后也是依靠着这些第一手消息,精心筹谋,搅弄风云。 14、 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 15、 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中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海澄王麾下诸君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绶福禄。 16、 吴佩孚的信是给你的,他好像知道江左河堤、半边山、观音岩、弥陀寺的战斗事都是你指挥的,对你是大加赞赏,还要和你交换年贴拜把子呢! 17、 “涅槃归来”的江左梅郎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搅弄风云,成为儿时伙伴靖王麾下的谋士,不仅助他登上王位,更为曾经被污蔑为叛军的七万赤焰忠魂平反昭雪。 18、 晋江左以来,沦没戎寇,虽永和、太元王化暂及,太和、隆安还复湮陷。 19、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20、 另一历史名人夏完淳,天资早慧,世称“江左圣童”,亦为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其师从陈子龙,师生二人常携手登临辰山,抵掌而谈,并留宿于道观内。 21、 八姓中华绕晋,六朝江左偏陈,炀帝杀父一干坤,续继无传殒命。 22、 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江左草创,日不暇给;以迄于宋、齐。 23、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 24、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海宴 25、 这个建设在伊江右岸的移民新村是昂敏达村,共有325户,而伊江左岸还有约85户移民被安置在玛丽洋村。 26、 现在他们都在拼命招揽人才,既然已经不幸被他们看中了,再逃回江左去,只会把麻烦也带回去,白白被盟里的人骂我招灾惹祸的。 27、 后被卖入苏州梨园,出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一炮而红,很快成为色艺双绝、名动江左的秦淮歌妓。 28、 又过一刻左右,美髯文士投子认输,大笑道:人言大师棋道精湛,今日手谈一局,心服口服,便是比起号称江左第一的敬豫公,也在伯仲之间。 29、 陛下命将亲征,威陵江左,望风慕化,克拔数城,施恩布德,携民襁负,可谓泽流边方,威惠普著矣。 30、 原来,十三先生是林府忠仆,这些年来一直和宫羽替林府经营“妙音坊”,并暗中为江左盟收集情报,监督牵制“红袖招”。 31、 果然仪表不俗,要搁古代,恐怕就要说‘江左卫?’或‘城北徐公’之类了,搁现在怎么形容? 32、 王涣之听到妙处,不禁拊掌赞道:妙,假托梦境,恍若仙临,余痴活四十载,竟不知我江左有此豪情之人。 33、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 34、 逮江左初,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陵之事,盖由眷同友执,率情而举,非洛京之旧也。 35、 品味若想对傅三江保持挟击势态压迫他,这时必须随着谭伟步伐向他面对傅三江左方移动,而且靠近傅三江。 36、 六朝时期建初寺固然是江左大寺,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的宏觉寺,后来成为“牛头宗”的发祥地,方圆20里,气势同样宏大。 37、 而今有了萧公子如此大才,我江左人士也可扬眉吐气一番了,希望我江左能够再现百年前王谢两家俱在时的的诗酒风流。 |
随便看 |
国文网组词造句大全提供常用词语及成语的造句例句及其拼音、意思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