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刹帝利造句 |
造句例句 | “刹帝利”的解释刹帝利[shā dì lì] 刹帝利 (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刹帝利(chà dì lì)是古印度四种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先祖为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按照婆罗门典籍记载刹帝利主要职责是世代守护婆罗门。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在现代印度,刹帝利表示职业、统治和军事阶层。 用“刹帝利”造句 第1组
1、这个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几个种姓。 2、印度有种姓制,社会阶层粗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有人告诉他说牛肉被贱民阶层吃掉了。 3、根据我国古代译师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来字义是“田主”。 4、与古代印度法直接将人格固定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同,罗马法人格结构的特点在其活动性与叠加性(造 句 网)。 5、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6、印度教有所谓“四大种姓”,即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基本类别。 7、店里分别属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的员工聚集到一起,站成一排,相互紧握着双手,大大方方地欢迎拍照。 8、然而,大多数征婚广告仍然不仅要求种姓,例如是婆罗门或刹帝利,而且还对对方的籍贯或民族提出一定要求。 9、印度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它将人分成四个层阶,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组成,是传统印度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10、神婆神汉为第一等,名婆罗门,职祭;王公大臣为二等,名刹帝利,职武;种地经商的为三等,名吠舍;手工业者为四等,名首陀罗。 11、种姓制度是印度一种古老的等级制度,依次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而“贱民”属等级之外,是最底层、最受歧视的阶层。 12、印度的种姓制度很早就有了,它把印度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贱民。 13、印度是个等级相当森严的社会,其种姓制度将人从高到低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14、但印度是个等级相当森严的社会,其种姓制度将人从高到低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
随便看 |
国文网组词造句大全提供常用词语及成语的造句例句及其拼音、意思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