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遗老造句 |
造句例句 | “遗老”的解释遗老[yí lǎo] 遗老 遗老,汉语词汇。 拼音:yí lǎo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用“遗老”造句 第1组
1、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2、哪个朝代都有愚腐守旧的遗老遗少。 3、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派头,弄得我哭笑不得。 4、遗老们把这些青年学生办报、演剧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5、我辈与之遗老,本不能志同道合,其啧有烦言,正是应有之事。 6、清廷逊位后,一百多名遗老客居德人占据的青岛。 7、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 8、苏哈托时代的遗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是另一朵. 9、民国时期,一批前清遗老如郑孝胥、陈三立、沈增植等住在租界,留长辫,继续用清朝纪年,每周相聚读经忆旧,安全无事。 10、咸阳城中有不少六国遗老遗少,他们阴蓄死士,图谋不轨。 11、“祖父是清朝遗老,父亲是日本皇民,儿子又成民国青年,三代之间的传承与断裂,铺陈百年来*弯男人讲不出口的心声”。 12、自从年初刘璋在一群纷纷逃至益州的大汉朝的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在成都登基为帝,宣布继承昔日大汉朝的正统,正式建国蜀汉之后。 13、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 14、这是个大清遗老遗少们吹嘘的盛世,这是个满人的千古盛世。 15、本文认为,这种争议集中反映的问题恰恰印证马克思哲学并非冬烘遗老的"子曰诗云",而是"改变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6、我们仍在供奉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法,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做它的遗老遗少。 17、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18、据说有次设计抓了一个很伤风化,却又在政界很有靠山的老鸨,将其就地正法,还附了一篇骈四骊六的判决书,很是让遗老遗少们兴奋了一阵子。 19、记忆中这个被乾隆帝誉为定鼎国朝战功诸王第一的王爷好像几乎没怎么打过败仗,当然,也有可能是修清史的那些人是满人的遗老遗少,刻意美化。 20、日本土井少将在奉天满铁附属地,纠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伊达顺之助与遗老遗少等组成“满蒙决死团”,搞死了张作霖。 21、当然了,在亘古战场除了这四方势力之外,还有那些因为国破家亡而逃离到这里来的遗老遗少。 22、十年海外生活,他对这身行头,已经十分不感冒,可是有什么办法,必须入乡随俗,否则遗老遗少也不会认可你,这一点他可不敢造次。 23、“大家都晓得男人如土地一样厚实可靠,女人如水一样薄情无义”这话怎么听着象前前朝的遗老呀? 24、但满清会装B,会卖好,打着代明复仇平贼的幌子,忽悠得京城里的遗老遗少以为清兵实乃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25、百炼府衰败后,李家村投靠了霜刃府,但乡亲们依然节衣缩食,筹了粮食前去接济的百炼府的遗老遗少。 26、同样的五色旗,却一以贯之使用着蟠龙盾徽的标志,以及源之于清末的北方军称号,这让那些醉心于满清中兴的遗老遗少们都产生了误解。 27、他穿着长袍马褂,头上是二品花翎顶戴,像前清遗老一样迈方步,见人时拱手作揖。 28、溥仪带头赠字,宗室王公们也都纷纷给竹本赠字,遗老们中郑孝胥和罗振玉也给竹本赠字。 29、婚礼第三天,前来祝贺的宗室亲贵、王公大臣、遗老遗少和各国驻京公使团,就来了一千多人。 30、像恶魔,坎都拉斯的那些遗老遗少,又或者是鲁高因内部的人士。 31、宁王乃庶出,燕王系卫王母妃养大,二王遂共举卫王为主,前朝六国遗老孤臣亦伺机于各地作乱,图谋复辟。 32、我想让长平当亲王,今后江东就是她来做主,算是给那些大明遗老孤臣的一个安慰吧。 33、虽然,流落孤岛他一直保留着明朝的衣冠,但郑克爽降清,他这个前朝的遗老,又怎样对待*弯纳入大清版图的事实呢?晚期的遗民,在心态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34、傅山是生活在“天崩地解”的时代,他78岁的人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在明为贵公子,入清为真遗老。 35、他们中间,也就是张勋、倪嗣冲和冯国璋这样的人,以及一些绿林大学毕业的好汉,才会对遗老们的哀叹比较听得进去。 36、这对帝国贵胄的遗老遗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绝对不堪入目的缺点。 |
随便看 |
国文网组词造句大全提供常用词语及成语的造句例句及其拼音、意思等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