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浪淘沙》 白居易 |
释义 | 《浪淘沙》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作者简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注释①海底飞尘:即沧海成尘。比喻人世短暂。 《浪淘沙》白居易 拼音读音làng táo shā hǎi dǐ fēi chén zhōng yǒu rì, shān tóu huà shí qǐ wú shí. 网友评析 |
随便看 |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及汉语字词大全,包括历代古诗词原文欣赏、经典翻译、鉴赏评论及字词释义,是语言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