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 秋夜诗鲍照 |
释义 | 秋夜诗鲍照秋夜诗鲍照 秋夜诗,这是一组诗,此诗一共有两首,都是五言古体诗,这一组诗的作者是南北朝著名的诗人鲍照,下面是这组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 秋夜诗原文: (一) 夜久膏既竭。 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 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 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隟。 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 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 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 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 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 非直惜容光。 愿君翦众念。 且共覆前觞。 (二) 遁迹避纷喧。 货农栖寂寞。 荒径驰野鼠。 空庭聚山雀。 既远人世欢。 还赖泉卉乐。 折柳樊场圃。 负绠汲潭壑。 霁旦见云峯。 风夜闻海鹤。 江介早寒来。 白露先秋落。 麻垄方结叶。 瓜田已扫箨。 倾晖忽西下。 回景思华幕。 攀萝席中轩。 临觞不能酌。 终古自多恨。 幽悲共沦铄。 翻译:无 赏析:无 作者资料: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
随便看 |
国文网提供中国古诗词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