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句:

 

词句 “皓首将安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释义

“皓首将安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皓首将安求”出自明代于慎行的《感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shǒu jiāng ān qi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皓首将安求”全诗

《感怀》
明代   于慎行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感怀》于慎行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怀》

东出长安门,
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
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
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
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
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
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瑀仰,
譬海浮冰沤。
所以赤松徒,
屣脱万户侯。

中文译文:

东出长安门,
倚马静立在周道上。
上方有百年古木,
下方有万古长河。

华轩从宽阔的大街上飞驰而过,
车马冠盖犹如云朵飘浮。
去的人渐渐远去,
来的人日渐增多。

红颜进入朝市,
白发老者将何所求?
应侯上书表明自己的心意,
蔡泽却在傍晚时分西游。

兴衰荣辱都在仰望的瑀中,
如同海上漂浮的冰沤。
所以赤松只能成为徒有虚名,
履行着千万户侯的角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文人于慎行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怀之情。

诗中的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描绘了诗人静立在周道上,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方的百年古木和下方的万古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使得诗人对时光的变迁有了更深的感慨。

华轩驰过宽阔的大街,车马冠盖犹如云朵飘浮,表现了繁华热闹的都市景象。去的人越来越远,来的人却日渐增多,揭示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追求。

朱颜进入朝市,皓首的老者将何所求,反映了人在不同阶段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的变化。年轻时追求美丽和欢愉,而到了晚年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安宁和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应侯上书和蔡泽暮西游,这些是对于时代变迁和官场生涯的描写。应侯朝上书表明了诗人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关注,而蔡泽暮西游则暗示了人生在漫长岁月中的不同阶段和转变。

最后的两句“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所以赤松徒,履脱万户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抱怨和无奈。红颜白发、荣辱兴衰都在瑀仰(指向上仰视)之间,如同海上漂浮的冰沤。赤松只能成为虚名,履行着千万户侯的角色,突显了现实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虚幻和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意丰富,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对于时光和命运的矛盾感受。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引发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皓首将安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ǎn huái
感怀

dōng chū cháng ān mén, yǐ mǎ xī dào zhōu.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shàng yǒu bǎi nián mù, xià yǒu wàn gǔ liú.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huá xuān chí guǎng mò, guān gài rú yún fú.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qù zhě rì yǐ yuǎn, lái zhě rì yǐ qiú.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zhū yán rù cháo shì, hào shǒu jiāng ān qiú.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yīng hóu cháo shàng shū, cài zé mù xī yóu.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róng kū zài yǔ yǎng, pì hǎi fú bīng ōu.
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
suǒ yǐ chì sōng tú, xǐ tuō wàn hù hòu.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皓首将安求”平仄韵脚

拼音:hào shǒu jiāng ān qiú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皓首将安求”的相关诗句

“皓首将安求”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析


随便看

 

国文网提供各个朝代古诗词的诗句大全,搜索关于什么的诗句,以什么开头的诗句,什么作者的诗句,以什么结尾的时候,第一个字以及最后一个字是什么的诗句等等,全方位的帮助您查找诗词名句。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