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 |
释义 |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文言文中是的用法 1 用作指代词,例如: (1)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这件事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 (2) 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所在的地方都这样。 (3)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 ——落下去又重新开始,太阳和月亮就是这样。 2 后来发展为系动词,如: (1) 问今是何世。(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年代。 (2)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不知道木兰原来还是个姑娘。 “是”的用法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3单独作谓语时,除了本身的指代作用,还兼有“对”“是这样”“这样是对的'”等动词的味道。如: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 ——那个人是鲁国的孔丘吗? ——对,就是这个人。 4 与宾语提前有关,如: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 ——将要灭掉虢,还对虞有什么爱惜呢! 将虢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虢”作宾语提前了,“是 ”成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这种用法有个特别的固定结构“唯(惟)……是……”“唯(惟)……之”,:如: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率领**前来,就是为了找敌人打仗! 现代成语中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仍是这种用法。 5 形容词,正确。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感到现在是正确的,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6 动词,以……为是,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以自己为是,以别人为非,这是世人的通病。 7 复合词,是故,是以,因此,所以的意思。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
随便看 |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