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释义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东犬西吠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骊山北构而西折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B.某所,而母立于兹。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3.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为此志 B.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C.鸡栖于厅 D.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3)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4分) 15.分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1.C(C.西面的,方位名次;ABD都是名词作状语。) 12.C.(功效) 13. A(A.既:之后;B.且:那么/将近;C.于:在/跟;D.乃:于是/你的) 14.(1)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3分,“已”“凡”“再”各1分) (2)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3分,“若”“竟”“类”各1分。) (3)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4分,“来归”“时”“从”“凭”各1分) 15.(3分)人亡物在的感慨(或对妻子的深刻怀念哀悼,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
随便看 |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