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文:

 

单词 《贞观政要·慎言语》“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释义

《贞观政要·慎言语》“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徵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是以齐侯读书,轮扁窃议,汉皇慕古,长孺陈讥,此亦不欲劳也。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太宗手诏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选自《慎言语第二十二》)
   注:①凝旒(liú):旒,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在这里有凝神倾听之意。②窃议:批评。③讥:指出。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举必书,言存左史            举:举止
B.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            乖:违背
C.陛下降恩旨,假慈颜            假:假装
D.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          折:挫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            B.一言不善,则人记之     
 乃设九宾礼于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小事尚尔,况其大乎                  D.援古以排其议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B.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C.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D.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唐太宗与臣下关于“慎言语”的几番对答,文辞浅易,表现了臣下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行和唐太宗善于纳谏的风度与境界。
B.给事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不要随意言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C.文章中,唐太宗对于“慎言语”的认识比较清醒,他对杜正伦“赐彩百段”,对刘洎针对自己“好辩”缺点的劝谏表示虚心接受。
D.本文阐释了“慎言语”对于皇帝与庶民百姓来说都具有重要性;文章叙议结合,有引述,有举例,层次井然,脉络清晰。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5分)
⑵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5分)

参考答案
9.C(凭借、借助)。
10.D(A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对象,对”与“介词,表处所,在”;B项“则”分别为“连词,表假设关系,那么、就”与“连词,表转折关系,却”;C项“其”分别为“指示代词,那些”与“人称代词,指代自己”;D项“以”均为“目的连词,用来”)
11.A(断句要把握两点:一是锁定每句话的主语,由主语去找寻谓语,从而判定句子成分及停顿;二是要注意语言标志,如句式对称及引述标志)
12.B(“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错,张冠李戴,举例的是唐太宗)
13.⑴这样看来,可得知用极其愚昧的人应答圣哲,用极其卑下的人应答至尊之人,只是自以为强大,(但)不可能办到。(得分点“至”“对”“徒”“自强”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⑵不思考就无法统御臣子,不说话就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到现在(近来)和臣子谈论就过于频繁。(得分点为“虑”“无以”“比”“烦多”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每天坐朝理政,每想要说一句话,都要想想这句话是否对百姓有好处,所以我不敢多说话。”给事中兼起居注史官杜正伦进言道:“君主办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要记录在起居注里。我的职务是兼修起居注,所以不敢不尽愚笨憨直之力。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常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都会损害陛下的圣德,所以这不仅仅只会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他彩色绢帛一百段。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言语是表现君子德行的关键,因此,讲话怎能草率随便呢?庶民百姓,一句话讲得不好,就会被别人记住,遭到耻笑损害,更何况是作为万乘之主的君主呢?君主决不能讲出不妥当的话来。这样做的损害是极大的,君主岂能和普通人相比?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刚到甘泉宫的时候,那里秀丽的山水泉石让他称心如意,但他却责怪没有萤火虫,便下令说:‘捕捉一些萤火虫到宫里来,以供晚上照明用。’于是,主管部门马上派几千人去捕捉,后来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宫中。小事尚且如此,更何况大事?”魏徵回答说:“人君位居四海之尊的高位,行为如果有所亏失,古人认为如同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陛下的确应该有所警戒啊。”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每次和各位公卿大臣谈到古代的治国之道,必然要反复责问辩论。散骑常侍刘洎也上书发表见解,他说:“帝王和平民,圣哲和凡夫,一上一下,如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这样看来,可得知用极其愚昧的人应答圣哲,用极其卑下的人应答至尊之人,只是自以为强大,(但)不可能办到。陛下降下圣旨,大发慈悲,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但还是担心臣下不敢直言,更何况陛下要求臣下谈论天人之际,旁征博引,修饰文辞辩驳其道理,援引古书用以排斥臣下的道理,这叫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应对呢?臣听说苍天把不说话看做尊贵,圣人把不说话看做美德。老子认为‘真正善辩的人像是言语迟钝一样’,庄子认为‘大道不须用文采修饰’。这都是不希望多说话的意思。所以齐桓公读书,轮扁私下议论,认为徒劳无用;汉武帝仰慕古风尊崇儒学,汲黯讥讽说这是外表施行仁义而内心欲望过多;这是不希望他们耗费精神。而且多记事就会损伤心思,多说话就会损伤元气。在内损伤心思、元气,在外损伤形体、精神,即使起初察觉不到,将来一定会受连累。应该为国家爱惜自己,岂能为兴趣损伤自己呢?”太宗亲笔,写诏书批复说:“不思考就无法统御臣子,不说话就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到现在(近来)和臣子谈论就过于频繁。恐怕因此产生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身体、精神、心思和元气,倒不怕劳累。如今听到你忠诚正直的言论,我一定虚心改正。
随便看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

 

Copyright © 2006-2024 Siam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1 18: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