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杨震拒贿》文言文赏析 |
释义 | 《杨震拒贿》文言文赏析《杨震拒贿》文言文赏析 原文 杨震已五十余,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yè)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释 杨震:东汉人,字伯起。 累迁:多次升官。 荆州:古地名。 东莱:古郡名。 之:去往。 道经:路过。 昌邑:县名。 故:以前。 举:推荐,选拔。 茂才:即后世秀才。 令:县令。 谒见:进见。 怀:动词,意谓怀中藏着。 遗(wèi):赠送。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或曾经做官的人面前,大都自称“故人”。此为杨震自称。 知:了解。 何谓:怎么说。 涿郡:古郡名。 秘谒:隐密进见,此指私下送礼行贿。 蔬食:粗食。 故旧:老交情,老朋友。 或:有的。 开产业:开置产业(以留给子孙)。 以此遗之:把“清白吏子孙”名声留给后人。 厚:丰厚。 当(之):指杨震。 故人:我。 (子)知:你。 亦:也。 迁:调动官员。 令为开产业:叫他为(子孙)留些产业。 或:有的。 赏析 《杨震拒贿》一文记载了东汉时期官吏杨震拒绝贿赂的事迹,赞扬了杨震视廉洁声誉胜过丰厚家产的高尚品质。今天读来仍不失为一篇为官当权者进行廉政教育的好教材。 文中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了杨震不为金钱所动崇尚清白的廉洁风范。古有杨伯起,今有汪洋湖。杨震的清廉,在今天被一个名叫汪洋湖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发扬光大。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官一任,廉政一任,造福一任;而且还对家人约法三章:不干政、不特殊、不收礼。同时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不收非份之钱,不上人情工程,不搞暗箱操作。从而带出了一届届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也带出了支持和理解他的和睦家庭。 然而现实社会中对汪洋湖同志的所作所为表示质疑的、不理解的大有人在。什么“像汪洋湖那样活着没劲,既不会享受,又不会用权,白白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回”,还有的为因贪污受*罪而判刑的褚时健鸣冤叫屈。由于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不同,时代的旋律才会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音律,才会衍生出晚节不保的58、59岁现象,才会有抱着侥幸的“暮夜无知者”心态以身试法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反腐败工作将是长期而又任重道远。 启示 廉洁声誉胜过丰厚家产。惟有诚信才能立足于社会,惟有诚信之人才能常保安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唯有廉洁之人才能立足于社会,唯有廉洁之人才能常保安宁。 成语 文中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来被概括为一个典故,它就是“无所不知”。 人物简介 杨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他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他教书二十多年,不为官所动。直到五十多岁,才受聘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后官至司徒、太尉。 |
随便看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