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张朴村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释义 | 《张朴村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谳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咍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⑤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子⑥,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 君内行饬修,遭母丧,既禫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ān):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咍(hāi):讥笑。⑤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⑥箚(zhā)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⑦禫(dàn):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务进取者 务:谋求 B.多矜文藻 矜:夸耀 C.余间诘其所以然 间:私下 D.君固不肯 固:本来 6.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朴村“律己严谨”的一组是(3分)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 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时 ④遂无列荐者 ⑤君内行饬修 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上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大家才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的命运所致。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3分)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3分) (3)孔子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分) 参考答案 5.D(固:坚决)。学科王 6.B(③④与“律己严谨”无关) 7.B(曲解原意。大家讥笑张朴村的原因是,他的观点近似迂腐而且言语与众不同。 8.(1)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也愿意与我接近。(译出大意1分;“异”,1分;“昵就”,1分)(2)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久留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因为这而怀疑他。(“既”“淹留”“以为”,各1分)(3)孔子说:“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疾”“舍曰欲之”“为之辞”各1分,句子通顺1分) 文言译文: 张朴村名字叫云章,字汉赡,号朴村,是江南嘉定人。以前崐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从大江南北年高望重的人到一般乡里有点才能的人如果不能被他招揽至门下的话,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我刚到京师时,看到的徐司寇宾客有十之八九,其中谋求进取的人,多是自恃文采好,竞相追逐海口。就是那两三个资格较老的人也是互相对峙,以自己的名气来压制对方。只有张朴村在其中表现出内敛安静,谦恭和气。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也私下愿意与我接近。 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其他的学士们考证修订文史资料,必然会和别人发生关系,而张朴村向陆稼书先生求教,自己也独自暗暗地用名和义来自我勉励。当时陆稼书先生被当权者所排挤,张朴村上书给崐山相国;此后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相持了很长时间而没有结果,张朴村上书给安溪相国。在张朴村看来,义是不可以苟且停止下来的,而且因言语与众不同而被大家饥笑。张朴村在官场几十年,与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张朴村都会曲折逃避,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 康熙52年,上面下诏寻访隐居而有才能的人。当时华亭的王司空奉命修订《尚书》,上奏折让张朴村做参校;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久留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因为这而怀疑他。我私下责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只是自己私下想,遇到了圣明之君,我要将平生的志向一一准备在奏折上,在进见时以便能够让我有话说。”出了京师之后,适逢仪封公督查粮仓,让他主管潞河书院;又过了一年,才回到家乡。现在皇帝刚刚即位,下诏举荐孝廉之时,江苏布政使鄂公将张朴村举荐为第一名,张朴村年老行动不便,两次写信推辞。长江以南,于是就没有再被举荐的了。 张朴村的思想言行谨严合礼,母亲去世,除去丧服之后,子孙们请求他稍稍吃些肉汤,张朴村坚决不肯,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岁。临终前,所说的话决不涉及私事,只是慨叹然道:“我此生只是缺少了君臣之间的节义,这是命啊!” 墓志铭写道: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意译:内敛严谨,志向刚毅。身居蓬荜,名声显赫。一生长寿,子孙繁盛,归于丘墟,理应极乐。) |
随便看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