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韩愈《马说》《韩非子·说林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
释义 | 韩愈《马说》《韩非子·说林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 【参考答案】 7.答案:D评分:共3分。答对得3分。 8.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人才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评分:共6分。每问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二: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
随便看 |
|
国文网古文(文言文)赏析大全提供一些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的品鉴、欣赏以及评论分析,包括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以及古文观止等各种经典古文。